《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本論文為免費優秀的關于政治局論文范文資料,可用于相關論文寫作參考。
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召集,是基于在湘南及通道的各種爭論而由黎平政治局會議所決定的.這個會議的目的是在:(一)決定和審查黎平會議所決定的暫時以黔北為中心,建立蘇區根據地的問題.(二)檢閱在反對五次“圍剿”中與西征中軍事指揮上的經驗與教訓.当着紅軍占領遵義以后政治局擴大會議即行開幕,參加這個會議的同志除政治局正式及候補委員以外,1、3軍團的軍團長與政治委員林聶、彭楊及5軍團的政治委員李卓然、李總政主任及劉參謀長都參加.會議經過3天,作出了自己的決議.
一、擴大會一致決定改變黎平會議以黔北為中心來創造蘇區根據地的決議,一致決定紅軍渡過長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蘇區根據地.這個決定的理由是:由于四川在政治上、軍事上(與四方面軍的更好的配合,背靠西康一個空無敵人的區域)、經濟上都比黔北好.
(如果今天來觀察這個決定,我們應該批評這個決議只在一些比較抽象的條件上來決定根據地,沒有具體的了解與估計敵情與可能,沒有講求达到這個目的的具體步驟.而且個別同志對于四川敵人的兵力是過低的估計的,后來由威信回兵黔北而沒有达到渡江入川的目的,亦正在此.)
二、檢閱反對敵人五次“圍剿”中與西征中的錯誤.
(A)擴大會議認為四次“圍剿”粉碎以后,政治局所作的決議——粉碎帝國主義國民黨五次“圍剿”的決議是正確的.政治局擴大會反對博古同志的報告,這個報告客觀上是在說明不能勝利的保衛蘇區來粉碎五次“圍剿”的原因是偏重于客觀的——帝國主義對于國民黨的幫助,白區反帝與革命運動不能與紅軍戰斗配合,蘇區周圍的游擊戰爭與白區工作的極端薄弱等等——,沒有顯著的把我們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提到這些原因中的應有的高度.(当然在博古同志的報告中也說了主觀的指揮上的錯誤,当然也不曾明顯的把這個問題放在次要的地位.)這在客觀上是右傾機會主義的,是企圖掩蓋指揮上的錯誤的,是不能得到教訓的.
擴大會議認為我們沒有勝利的保衛中區來粉碎五次“圍剿”的原因,除了許多客觀的而且重要的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我們在軍事指揮上戰略戰術上基本上是錯誤的.
擴大會議認為当时黨的總的政治路線一般的是正確的,一切在蘇區內部的后方工作是模范的,必须獎勵的.但是正因為國內戰爭中軍事指揮是黨的總的政治路線的一個主要的部分,我們黨正是由于軍事指揮上在這個時期以及西征中是基本上錯誤的,因此在保衛蘇區與順利的粉碎五次“圍剿”的意義上來說,以及达到西征軍預定的湘西目的地來說,是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
擴大會議認為在五次“圍剿”中沒有完全成功,主力紅軍非但沖出重圍,而且在川黔滇湘活躍著發展著.相反的在軍事的力量上來說,經過五次“圍剿”的一年半的血戰,的軍事力量是削弱了.
擴大會議認為中國蘇維埃運動決不是低落,相反的依然是發展的.幾個蘇區紅軍的勝利,紅軍的活躍,以及反帝運動的高漲與國民黨統治下的全國經濟的破產.中國蘇維埃運動有著濃厚的歷史的泉源,中國蘇維埃運動與紅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B)為什么說軍事指揮上基本上是錯誤的?(把五次“圍剿”起至西征到遵義分成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從粉碎四次“圍剿”以后到朋口戰爭及與19路軍訂定作戰協定以前.
這個時期,首先在東黃陂戰爭勝利以后(粉碎了四次“圍剿”),因為当时對于勝利的估計不足,把紅軍主力停留在北線上一個短時期,以后向著閩江活動來開辟東戰場是對的,朋口戰爭勝利了,這都是對的.這個時期一般的是指揮正確的,但是極大的錯誤是沒有集中主力,只有3軍團與東線原有較弱的兵團與19路軍決戰.如果那個時期,集中更多的力量,我們在東方戰線上的勝利,必然遠過于当时所獲得的.
第二個時期——從與19路軍訂立作戰協定起,到19路軍的失敗與敵人占領軍事要點——黎川.
這個時期黨決定與19路軍訂立作戰協定,是正確的.但是在当时軍事指揮上并沒適應政治上的要求.当时我們非但沒有出建黎泰去側擊向延平前進的蔣軍,反而把紅軍主力向著贛江活動,等到后來洛甫同志(他是軍委的委員)知道而提出反對時,再把紅軍向東到永安、沙縣時,福建的人民政府的局面已經改變了.而使把東方戰線在自己的掌握中组成積極的進攻蘇區的戰線.同時在個別指揮員的貽誤之下失守黎川.
政治局擴大會認為這個時期,如果我們在軍事上能夠正確的指揮,那么我們完全有可能粉碎五次“圍剿”,國內形勢將成另外一個局面,而有利于革命運動蘇維埃運動的發展.
第三個時期——從19路軍失敗以后的廣昌戰斗到主力紅軍出發西征時.
這一時期是五次“圍剿”戰爭中最殘酷的戰斗的時期,敵人用最大兵力壓迫我們于蘇區內部.同時,我們嚴重的指揮上的錯誤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不去盡力尋求運動戰與敵人翼側的活動,而采取陣地式的與敵人堡壘對峙的戰略技術,發明以“赤色堡壘”來抗阻敵人.在赤色堡壘與敵人堡壘對峙之下,用所謂有名的“短促突擊”戰術來作戰.這個戰術拒絕了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的戰術,放棄了外翼側的活動.結果蘇區邊界上到处造了宮殿式的堡壘(当然不是說個別的必要地區的堡壘是不要的),我們依靠這些堡壘和工事與敵人對抗.這個戰術完全暴露我們的主力,完全在敵人面前暴露我們的弱點,使敵人的飛機大炮能夠按照一定目標的配合步兵師團向我們進攻.結果,我們與敵人只是拚“消耗”(這對我們是不利的),許多赤色堡壘被毀于飛機大炮,一些被敵人占領來作为進攻蘇區的軍事據點.
“短促突擊”的戰術,使我們不能獲得運動戰中應能獲得的勝利(龍崗戰斗),使我們在敵人的強大的火力之下受到極大的損失.在敵人以幾倍于我們力量向我進攻時依然不得不退出赤色堡壘地帶(建泰廣昌).“短促突擊”在廣昌戰斗、三溪圩戰斗、太陽嶂戰斗、石城戰斗,以及退出蘇區時的許多戰斗中,紅軍的有生力量受到極大的損失.每次戰役总是死傷二三千,3軍團在一個短時期中全軍團的老的連長完全死傷.即使在將要西征出發的前兩天,軍委依然命令13師在興國城市死守.“短促突擊”的結果,使1933年紅5月直到1934年9月擴大來的15萬以上(將近20萬)的新戰士,除去因為政治工作的薄弱、動員擴大紅軍時工作上的錯誤而使一部減員以外,都在這個戰術之下損失了.
政治局論文參考資料:
結論: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為關于政治局方面的的相關大學碩士和相關本科畢業論文以及相關政治局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和職稱論文寫作參考文獻資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