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早期預警體系國外理論文獻綜述》:本論文為您寫文獻綜述畢業論文范文和職稱論文提供相關論文參考文獻,可免費下載。
摘要: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構建對金融體系的風險預警機制是必要且可行的.本文對國外金融風險早期預警體系的既有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以期為我國構建風險早期預警體系提供一些經驗借鑒.
關鍵詞:金融危機;風險早期預警體系;信號法;神經網絡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5(2)-0083-04
一、引言
自1825年第一次爆發金融危機以來,頻繁發生且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諸多破壞性影響.據IMF統計,1980-1995年期間大约有65個發展中國家發生過銀行業1危機,而公共部門用于處置銀行業危機的成本約為2500億美元.在至少12起的危機事件中,公共部門的處置成本約占到該國GDP的10%以上.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泰國和韓國的銀行重组成本高達GDP的30%,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則為20%.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深入和金融業務與工具的創新,金融危機的影響范圍和程度也較以往大幅延伸.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世界主要經濟體至今尚未從危機的泥潭中擺脫出来.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的直接損失約為35萬億美元.
除巨大的經濟損失,銀行危機也導致全球經濟的嚴重衰退,阻止國民財富向最具生產效率部門的配置,限制了各國貨幣政策運作的空間,增加了貨幣危機發生的概率2.IMF(1998年)調查發現,在作为分析的31個發展中國家樣本中,平均需要三年多的時間才能使其產出增長恢復至危機前水平,產出累計損失平均為12%.在嚴重的貨幣危機中,新興經濟體遭受的損失平均达到實際產出的8%.
二、金融風險早期預警體系理論綜述
正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巨大,因此各國理論界和監管機構均試圖建立適當的風險早期預警模型對其加以預測.Edison(2003)認為早期預警模型體系應包括危機的準確定義和對危機進行有效預測的機制安排.總體上,這些分析都是針對宏觀經濟、金融部門等宏觀審慎指標,然后采用各種分析技術與模型,从而得出分析結果.根據所采用的方法途徑不同,國外對于早期預警模型的研究分為參數和非參數模型兩種:參數技術包括probit/logit和向量自回歸VAR模型,非參數技術則指的是主要指標法和信號法.具体又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指標或信號法.通過選取宏觀經濟與金融主要指標(宏觀審慎指標MPIs)作为分析變量,確定作为危機信號的閥值,并統計MPIs的“報警信號”的次數來預測危機發生的概率.當與危機相關聯的指標觸發其特定閥值時,報警信號就會产生.
二是采用線性回歸或受限因變量probit/logit技術.主要用于檢驗不同指標在確定金融危機發生概率時的重要性程度和有用性,通過監測危機發生之前指標的行為變化來計算危機發生概率.
三是最新技術.包括使用二元遞歸樹來確定主要指標的危機閥值,人工神經網絡和基因演算法來選取最合適的指標和馬爾科夫區制轉移模型.
(一)指標/信號分析法
Honohan(1997)認為,金融風險起源主要分為宏觀經濟事件、微觀經濟不足和區域性危機,那么風險預警則對應不同的警示信號.宏觀經濟事件導致的危機通常涉及內生性的衰退與繁榮周期,微觀經濟中能夠發生的危機通常因為風險的過度承擔和內部人融資,而區域性危機通常與政府主導下的金融體系相關.針對這三種情況,他設定了選取變量的基準條件,如貸款余額、存貸比、利差收入、流動性比率、政府債務等作为分析變量.雖然其指標分析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究者的主管判斷,但仍被理論界和市場分析人士經常使用.
Kaminsky和Reinhart(1999)的KLR法針對危機前的表現出異常行為的指標的演變進行分析,當指標超過既定閥值時,該指標將發出信號,表明危機在未來24個月內可能發生.變量主要包括:M2乘數、國內信貸/GDP,真實利率、存貸比、M2/儲備、銀行存款、進出口、貿易條件、真實匯率、股票價格等.Kaminsky(1999)提出構建基于單個指標基礎上的金融脆弱性多種合成指數方法.其中第一個指數是所有可以作为危機信號的指標匯總;第二個合成指數通過界定單個指標極值的第二閥值來解釋信號的嚴重程度;第三個指數旨在通過添加最新信號來表示基礎面情況的持續惡化,最終的合成指數是所有解釋變量根據其統計上重要性程度的加權平均值,合成指數的擬合概率可以作为危機概率的重要預測.
Berg和Pattillo (1999)模型對KLR模型的部分特性進行了修訂.其構建的合成指數在考虑了各個變量的相關性和邊際貢獻的基礎上匯總了解釋變量,可以驗證每個變量的重要性和回歸系數的穩定性,从而消除了KLR法無法檢驗變量及合成指數對于危機預測的邊際和真實貢獻度.
Borio和Lowe(2002)利用信號法分析了銀行危機與資產價格、信貸、投資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了資產價格、信貸等指標對銀行危機的警示作用.Davis和Karim(2008)則針對105個國家的銀行危機事件,研究了102次系統性銀行危機事件.Christain(2008)詳細介紹了信號法在工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銀行危機預警的應用.
(二)受限因變量模型法(受限probit或logit回歸法)
鑒于危機的爆發是一種二元性的離散事件,因此可以運用受限回歸法(probit或logit模型)來對危機的發生進行預測.將危機指標作为二元性變量,通過一系列的解釋性變量來加以估算.采用logit或probit預測法,預測出的結果被限定在單元區間,并被解釋為危機發生的概率.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可以評估每個解釋變量對于危機的貢獻度,并可通過數理統計技術進行檢驗.
文獻綜述論文參考資料:
結論:金融風險早期預警體系國外理論文獻綜述為關于對不知道怎么寫文獻綜述論文范文課題研究的大學碩士、相關本科畢業論文文獻綜述范文模板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和文獻綜述及職稱論文的作為參考文獻資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