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區位化》:本論文主要論述了社會工作論文范文相關的參考文獻,對您的論文寫作有參考作用。
摘 要: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剛起步,為避免再現本科時期的發展窘境,需對其教育體系進行清晰的定位,注重非全日制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建立多層次立體式的師資和督導隊伍、優化課程設置和強化和在地社會組織的互動互助關系,舉全省之力構建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的區位化.
關鍵詞:青海社會工作教育;社會工作碩士;區位化
現代社會工作緣起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重建社會工作學科,時至今日社會工作本科院校超過300所,擁有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也已達104所.自 十六屆六中全會以來,我國用十年的時間使社會工作教育及人才隊伍建設進入了井噴式階段,尤其是近年来,每年社會工作專業的畢業生達兩萬余人,這是社會工作教育大發展的外在表現,內在方面也對以后的社會工作教育體系和實踐環節提出了更具規范性和可持續性的要求.區域間發展的不均衡是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一大特征,青海社會工作的發展有其獨特的社會背景,社會工作碩士點建設及其教育體系建設應更具區域化色彩.
一、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區位化的必要性
(一)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區位化有效地回應了政府對社會工作專業的期盼和要求,是具有專業承擔的积极表現
自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及“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以來,各地社會工作得到蓬勃發展,2010年,全國共有58所高校招收社會工作專業碩士,且招生人數遠超于學術型碩士,社會工作的學科體系得到較大改善,高質量的人才儲備得到了逐步提升.至今百余所高校擁有了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的授權點,有效地回應了中國 提出的構建社會工作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青海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授權點承擔著整個青海省社會工作發展的重任,在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社會組織的共生、青海社會工作教育體系的完善及社會工作實踐經驗的橫向交流等方面必然發揮著积极的作用.
(二)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的區位化能最大限度地將青海社會工作高校和社會組織進行整合,優勢互補
2004年6月青海省社會工作協會成立,使青海社會組織的孵化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協會致力于推動社會工作高校和社會組織的共同發展.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教育體系強調的是高校在原有社會工作本科教育體系基礎上的提升和完善,不僅是在課程設置方面,更體現在實踐環節上,本科階段側重于一線的服務,碩士階段要在一線服務的基礎上增強組織管理能力,社會組織的運行過程能夠為本科和碩士兩階段提供更好的平臺,另外社會組織的資源優勢強于高校,所以,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的區位化就是要將原本就相對有限的青海社會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這是青海社會工作發展的有效路徑.
(三)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的區位化必然要對發展十五年的青海社會工作經驗進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區位特色
無論是文化背景、*基礎、社會結構還是教育管理體制,發達國家或地區都和我國的國情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引入MSW時,應當結合我國的國情,有所取舍,力求構建本土的MSW教育體系(張嶺泉,2011).構建青海社會工作教育體系相較于東南沿海地區要更加困難,本科階段遇到的專業發展瓶頸問題在碩士階段有可能還會出現.因此,十五年專業探索的理論及實踐經驗和社會工作協會十年的項目實施經驗顯得彌足珍貴,尤其是作为邊遠地區行政社會工作方式方法的大量使用是青海社會工作教育體系區位化的一大特色,值得总结.高校和社會組織在各自經驗总结的基礎上,以互動實現互惠互利,為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二、青海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教育體系區位化發展的特點
2001年,教育部批準青海師范大學設立社會工作專業,次年開始招生,這是青海省開辦社會工作專業最早的院校,也是西北地區較早招收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生的地方院校.2015年,青海師范大學招收首屆社會工作專業碩士,也是青海省唯一的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授權點.青海社會工作經歷十余年的發展,從專業初期的簡單模仿到自主探索,逐步完善了社會工作專業的教育體系,尤其是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授權點的獲批也是對青海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多年来努力的認可.筆者曾经將青海社會工作本科階段的發展粗略分為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2-2005年在課程設置、授課內容及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的模仿階段;第二階段是2006—2008年在提升師資力量、優化課程結構、豐富教學方法、建立專業圖書資料室等方面的探索階段;第三階段是2009—2013年在培養方案本土化理論課程體系及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實踐體系等方面的雛形階段;第四階段是2014年在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授權點獲批后的理論課程深化和實踐內容拓展等方面的優化階段.(郭瑞,2015)
社會工作專業本科階段的培養經驗是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培養的依據和主要的參照體.青海省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的培養不僅要按照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的要求開設相應的主干提升課程,更需要將社會工作碩士階段的實踐課程納入到專業碩士的考核中.青海社會工作本科教育和專業碩士教育之間的層次感和界限并不清晰,專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區位化特點.第一、青海地處青藏高原,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孵化社會組織的能力有限,造成社會組織相對較少,且整體運行不良,由此引發的困境是社會工作碩士的實踐課程缺少在地實踐平臺,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的空間和本科生相比提升并不明顯;第二、社會工作的學科建設發展和其他高?;蚴⊥馍鐣M織的橫向交流不夠,和個別社會組織雖有合作,但未確定長遠的、可持續性的合作關系,也使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陷入了“閉門造車”的窘境;第三、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體系和區位客觀實踐環境之間缺少銜接,教育未能深入到在地社區或社會組織的實際工作中,社會組織和社區亦未能參和到社會工作教育體系中,這是社會工作本科教育經驗的再現導致的,社會工作碩士教育走上了早期本科教育的老路,客觀上也反映出本科教育體系未能有效鏈接青海在地的教育資源和實踐資源,也未形成在地的社會工作教育體系;第四、青海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提升了高校社會工作教育體系的學歷層次,但当前受益人員只局限于普通在校學生,并未使覆蓋到在地的社會工作從業人員.鑒于青海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教育體系的以上區域化特點,在加強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背景下,提升在地社會工作本科和碩士畢業生的對口就業以及在地社會工作人員的能力和學歷是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區位化發展的首要問題.
社會工作論文參考資料:
結論:構建青海社會工作碩士教育體系區位化為關于社會工作方面的論文題目、論文提綱、社會工作專業就業方向論文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參考文獻的相關大學碩士和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