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鄉社區醫學??婆R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和實踐》:本論文可用于社區醫學論文范文參考下載,社區醫學相關論文寫作參考研究。
摘 要:為了培養適應21世紀的城鄉社區基層醫務人才,筆者學校對??婆R床醫學專業進行了新一輪教學改革.科學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優化了教學內容,改革了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系統,取得了明顯成效,結果表明新的教學改革方案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
關鍵詞:面向城鄉社區 臨床醫學專業 教學改革
課 題:課題系河北省高等教育重點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2G G037.
当前我國醫療衛生體制和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發生了重大變革,國家要求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更多適應基層醫療的實用型醫學人才.為了培養適應21世紀的城鄉社區基層醫務人才,筆者學校自2013年以來對??婆R床醫學專業進行了新一輪教學改革.現將學校的改革研究和實踐報告如下.
一、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按照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的崗位需要,新的培養目標應以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為重點,培養能在城鄉社區提供醫療、保健、預防、康復綜合衛生服務的實用型醫務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實用特色,著重加強“三種意識”“三種能力”“三項技能”的培養.“三種意識”即專業思想意識、服務農村意識和綜合衛生服務意識;“三種能力”即健康教育能力、預防保健能力和衛生管理能力;“三項技能”即基本診療技術、基本護理技術和常用儀器操作技術.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在課程設置中,把城鄉社區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婦幼保健、計劃生育、社區康復、健康教育等作为教學的重點,同時兼顧國家助理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的要求,對課程進行了必要的增設和刪減,重組后分為四個模塊:即通識教育課程模塊、職業基礎課程模塊、職業能力課程模塊和實踐教學模塊.通識教育課程模塊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設置.職業基礎課程模塊主要包括正常人體結構和功能、異常人體結構和功能、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學等,對基礎課程進行了整體優化.職業能力課程模塊主要包括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急救醫學、全科醫學概論、皮膚性病學、五官科學、農村社區常見疾病防治和管理、中醫學概論、預防醫學、臨床綜合技能訓練、常用護理技術、醫學心理學、醫學*學等.增設了適合工作實際的急救醫學、全科醫學概論、皮膚性病學、五官科學、城鄉社區常見疾病防治和管理等課程;增加中醫學概論和預防醫學學時,从而增強學生對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治和預防保健等方面知識的深入學習.增設臨床綜合技能訓練、常用護理技術等實踐課程,以加強臨床技能訓練,開設醫學心理學、醫學*學、衛生法規學等課程,以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實踐教學模塊即頂崗實習.
二、優化教學內容
醫學??平逃?#30340;課程內容體系以突出針對性、應用性、實踐性為原則,篩選和優化教學內容.基礎課理論教學充分體現以應用為目的,根據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的崗位要求和專業課的需要,刪除基礎課程中和基層社區衛生工作無太大關系的內容,整合、重組課程;實驗課減少不必要的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應用性強的實驗,在實驗內容上注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專業課教學則注重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學內容突出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培養實踐能力,強調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防治,避免各課程為了強調自身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導致課程之間的內容重復,增加臨床實用操作實訓課,如三大常規檢查、心電圖檢查、快速末梢血糖測定、常見病的X線片拍攝等.
三、改革教學模式
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改變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實行1+2模式.在專業基礎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任務設計問題或病案,運用案例式、討論式、演示法、模擬法等方法开展教學,實施早期接觸臨床,讓學生在第一學年到醫院見習.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區衛生實踐,熟悉城鄉社區衛生環境和城鄉社區醫生的工作程序.利用暑期,組織學生开展社會實踐活動,利用所學知識進行醫療衛生調研、健康咨詢宣教,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第二、三學年專業課教學以工作描述為基礎,基于工作過程重組教學內容,以患者來院診療的臨床場景或病案分析方式導入授課的內容,使學生在仿真醫院場景中,模擬臨床醫療工作崗位,以“準醫生”的角色和患者溝通,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案分析,并作出初步診斷,制訂治療方案.臨床課以附屬醫院為基地進行臨床現場教學,實行工學交替,采用課堂和實習地點一體化的“教、學、做”相結合的模式.利用學校豐富的實驗、實訓資源,加強各學科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訓練;引進了標準化病人技術,強化診斷學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中操作練習.頂崗實習除在醫院學習外,必须在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習兩周,了解城鄉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學習城鄉社區常見醫療問題的处理技巧,訓練城鄉社區衛生工作的各種能力,以利于學生畢業后盡快在城鄉社區勝任工作.
四、改革教學評價系統
考核是檢查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為此制定出符合城鄉社區臨床醫學專業的考核方案及考核評分標準.以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大綱、執業(助理)醫師技能考試大綱為導向,設計考核內容,堅持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原則,理論考核內容加大了臨床思維題和辨析題的比例,以突出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實踐考核內容則加大了基本技能操作和實際應用方面的內容,刪除以往驗證性實驗、實訓的考核,以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方式分知識考核和實踐考核.知識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各占50%比例)來進行,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時的學習態度、到課率、平時作業、實踐技能操作等;終結性考核采用筆試進行.實踐考核單列,并將實踐技能的考核成績納入畢業考試總成績.成績不合格者補考或重修.
五、改革成效
新的教學改革方案在學校2013級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教學管理部門對2013級740名學生實施了問卷調查.初步結果顯示,學生對學過的職業基礎課程和職業能力課程滿意率為98%;在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學生滿意率為100%;學生對實驗、實訓教學滿意率為97%.經教學管理部門統計,學生各課程知識考核成績及格率均達95%以上(以往各課程理論考核成績及格率均在80%左右),實踐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達98%以上.通過對專業課教師、醫院專家和基層醫務工作者調查,認為新的教學改革方案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從經濟和社會效益上看,由于醫學教育的目標同衛生服務需求緊密結合,不僅促進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有效地促進了學校對基層衛生資源的利用.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將不斷探索,進一步修正和完善教學改革方案,為城鄉社區培養更多實用型醫務人才.
參考文獻:
[1]盧東民,張 紅,沈志坤.“校地共育”農村社區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
[2]趙錫榮,程衛兵.農村社區醫學教學模式實踐和探討[J].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3]涂明華,夏修龍.社區定向型醫學教育的認識和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3(3).
(作者單位:邢臺醫學高等??茖W校)
社區醫學論文參考資料:
結論:面向城鄉社區醫學??婆R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和實踐為適合不知如何寫社區醫學方面的相關專業大學碩士和本科畢業論文以及關于醫學雜志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和相關職稱論文寫作參考文獻資料下載。